机械-网络出版的四大特征有望颠覆传统出版

随着互联网发展,我国网络出版迎来了发展高潮。在近日于张江数字出版基地举行的数字出版产业现状与展望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提出了网络出版的4大特点,作为主管部门负责人,寇晓伟的观点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1、政策不是保票
互联网时期,没有什么政策可以保你赚钱的。寇晓伟的话,凸显出是市场而非政策引导了网络出版的热潮。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来的,其发展主要依托于市场自发构成的经营模式和市场主体拆迁补偿如何谈判。网络出版的发展,基础是大众消费集聚的膨胀,需求决定产业发展的流程和方向。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网络游戏。
寇晓伟说,传统出版很大程度上是以政策为导向,1定要得到审批,才有可能在市场里取得发展和效益。他指出,传统出版企业从观念到体制、机制,人员等,市场化适应水平相差甚远光伏电站遇到拆迁怎么办。
寇晓伟表示,在网络出版产业,如果企业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依照市场化的规律,首先打破原来构成固有的传统观念受政策保护、受政策扶持的观念。
高度的市场化特点,也给正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出版业带来了1定的阵痛。事实上,虽然目前网络出版各类服务有声有色,但很多都未构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农村拆迁社保能领多少钱,还属于烧钱,或说摸索和投入的阶段。
2、内容不再为王
在传统出版领域,内容为王是被普遍认同的原则,在寇晓伟看来,在网络出版时期,内容为王已被平台为王所取代,平台化是颠覆传统出版业的重要特点。
所谓平台为王,就是说即使不具有内容,但1旦有企业在网上构成了平台化的发展地位和品牌,就可以够通过平台整合内容;由于网络平台聚集了超级的消费人群,从而可以发展为市场主导。进而,在以消费人群为基础的平台上,其他资源都可以被逐渐整合。
事实上,目前网络出版的各个王者平台已证明了自己的地位。清华同方的学术期刊数据库整合了国内95%的学术期刊;而更加公众熟习的新浪、百度、谷歌、腾讯等,则都不具有内容生产能力。
3、胜者不再分散
互联网发展至今,把全部内容产业的1些发展规律发挥到了更极致的程度,其中就包括极少的企业占有绝大部分资源。
集约化的发展,表现在产业门类之内,同时也体现出地域性资源集聚的特点。以网络游戏为例,根据2007年统计,全国共有网游运营企业约两3百家,但其中最大的11家企业占全部销售收入的93%。在地域性上,仅上海市就集聚了全国60%的市场资源,影响力在国内首屈一指。
寇晓伟表示,内容集约化使竞争变得更加重烈,企业如果想要胜出,首先必须依托其市场化能力,其次在于技术和商业上的创新。寇晓伟直言产业参与者:只有把本身的实力做强做大,才能够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者,而不是在配置进程中被逐渐吞没。
4、用户不再被动
网络出版领域的变革,其背后的动因在于消费者的变化。
就此,寇晓伟向所有互联网增值服务的企业提出,1定要非常关注网络社区化发展,这1点是今后网络服务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目前国内约80%的网站具有独立的社区,其中60%社区网民通过社区寻觅问题的解决方案,33%的社区网民消费行动遭到了社区论坛的影响。社区不但成为吸援引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网民交换、创造信息的虚拟社会。
实际上,消费者与社区的互动,体现出消费者从过去被动的地位、单纯作为信息接受者角色的转变。许多情况下,已很难辨别谁是信息的提供者,谁是接受者。用户可能同时身兼提供者和接收者两个角色;或开始是接受者,但随后就是成为提供者。
寇晓伟举出维基百科的现象表示,这本正在影响世界的网络工具书的开发,颠覆了人们对工具书的观念。他提示业界人士:如果忽视网民在出版行动里的创造力,如果还是固守闭门造车的经营方式,你1定会失败。网络出版是全社会的财富,是虚拟社会中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